找到相关内容303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原始佛教的受戒程序——僧尼受戒制度古今谈(二)

    “摩诃波阇波提与五百舍夷女人,俱共剃发被袈裟,住舍卫国祗恒精舍,在门外立,步涉破脚,尘土坌身,涕泣流泪”,可是释尊仍旧不欲听许出家受戒。阿难见到她们那种流离苦切的情形,于心不忍,于是进见释尊,代为请求。据《铜碟律》、《五分律》、《四分律》、《僧祗律》、《阿含经》所一致记载,阿难当时代请的理由与分辩是:一、摩诃波阇波提,乳养抚育释尊,恩同生母,为了报恩,请准其出家。二、阿难问佛:女人如出家修道,是否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34090761.html
  • 论断非法非义

    中变灭,学者在失真的佛法中修习佛法,应当辨别佛法真伪,应当去除误谬及成见,如人辨识回家路途,避免走入歧途。  以下试用四句推论辨别非法非义。  连言语句  如说“阿难比丘和在家人诵经”,语句内容表述阿难比丘诵经,信佛的在家人也诵经。系词“和”连结“阿难比丘诵经”和“在家人诵经”二语句为一复合连言语句。“阿难比丘和在家人诵经三逼句话是诤论的语句,因为比丘不可和在家人同声诵经,而阿难是比丘,若阿难比丘...

    释从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83066082.html
  • 持恒于圣洁的追求

    离开大路走进林间,而在某处现出微笑。 当时,阿难尊者心想:“是什么原因令到世尊微笑?诸如来是不会无缘无故地微笑的。”所以阿难尊者即问世尊那是什么缘故。 当时世尊即说: “阿难,这个地方在很久以前是个繁荣的城市,住满了许多人。阿难,当时迦叶佛即住在那城市附近,而加威斯是迦叶佛的在家信徒,但他并不持守戒律。 当时,由于加威斯的缘故,有五百个人受到激发而成为信徒,但他们也不持守戒律。加威斯心想:‘我已经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92178809.html
  • 末法时代的现象与应如何修持?

    ,或预言灾异,或称已证得须陀洹果、斯陀含果、阿那含果、阿罗汉、或称得辟支佛乘..等等果位,以求别人向他礼拜忏悔,贪求供养。  对此,《大佛顶首愣严经》(简称愣严经)内有记载;阿难起问,佛陀为大众宣说,...首愣严经》卷六与卷七部份,佛陀回答阿难有关于末法时代的现像与如何修持等,以分辨何为佛说?何为魔说?   编者语  当时阿难,于大众中,整衣而起,合掌顶礼,因心迹圆明,不禁悲欣交集,为了让未来的...

    圆香居士语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25940977.html
  • 科技文明成就空前造口业的大时代

    故事:   佛问阿难说:“你想见地狱人吗?”   阿难说:“想见。”   佛说:“身行恶,口言恶,意念恶。这就是地狱人。”   王龙舒居士举一例说:我曾经在镇江听到卖虾的人,叫一声“卖虾哦!”就...

    鞭鼓生

    |口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8/223141480.html
  • 虚云禅师楞严经开示

         ★ 楞严一经,由阿难发起,作我们的模范。经中着重说“淫”字,由这“淫”字,说出很多文章来。   ★ 以我的愚见,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...阿难作同参!   ★ 楞严经说:“如是六天,形虽出动,心迹尚交,自此已还,名为欲界。”色界已无淫欲,还有色身。楞严经说:“是十八天,独行无交,未尽形累,自此已还...

    虚云禅师

    楞严经|虚云禅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2219003212.html
  • 第一辆马车—绕佛三匝 得佛授记

    见此,便恭敬合掌请问:「世尊,诸如来正等觉无因缘是不会身放毫光、破颜微笑的,今世尊以何因缘而身放毫光破颜微笑?唯愿开示,愿乐欲闻。」佛告阿难:「诸如来、正等觉无缘无故是不会放光微笑的。你刚才看见一位乘马车的婆罗门施主吗?」「看见了。」佛告阿难:「那位施主因右绕我三匝的功德,将在未来的十三大劫中不堕恶趣;又将於十三大劫中转生人天,享尽各种妙乐;最後转生为人,出家并於阿兰若独修三十七道品,证得独觉果位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9363417067.html
  • 《名师讲坛》第二讲:敦煌雕塑的艺术赏析

    二弟子、四菩萨的塑像。   中间是释迦牟尼,也就是佛,面部表情,威严庄重,双目正视前方,嘴角微微上翘,带有若有若无的笑容衣褶自然,好像波浪。   两侧的塑像,大弟子迦叶,小弟子阿难。迦叶身披袈裟,双手叠放在一起,他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首。目光有神,显示出一个资历高深、精研佛法、令人敬仰的高僧形象。小弟子阿难,是释迦牟尼的堂弟,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,多闻佛法,长于记忆。据传,当释迦牟尼说法时,...

    佚名

    |赏析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3/06442621634.html
  • 造口业的时代

    阿难说:“你想见地狱人吗?”  阿难说:“想见。”  佛说:“身行恶,口言恶,意念恶。这就是地狱人。”  王龙舒居士举一例说:我曾经在镇江听到卖虾的人,叫一声“卖虾哦!”就知道他身口意三业都是恶的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64041248.html
  • 六成就

    佛教讲因缘,凡事必须因缘具足、众缘和合方能成事。此缘起法为佛陀所证悟,这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,即使佛陀说法也必须具足信成就、闻成就、时成就、主成就、处成就、众成就等条件,才能开演法筵,此称之为六成就。 诸经通序「如是我闻」等语,便具足这六种成就: 1、如是:为「信成就」。佛法大海,唯信能入,信受如是之法是佛所说而不疑,并依之而奉行,故称信成就。 2、我闻:为「闻成就」。阿难自闻,阿难亲闻佛...

    慈庄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0844846.html